一、学院开展“卓越创新计划”已具备的科研平台
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8年3月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方向招生。学科2016年获批湖南工商大学“十三五”重点学科。
学院现拥有5个省级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和湖南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城市化研究中心,1个校级重点智库——湖南工商大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与传播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遵循“一体两翼三交叉”的思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主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红色文化与党的建设”两大方向为翼,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他学科的指导,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的交叉融合。以高原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优秀师资为向导,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仁爱之心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重要科研项目
2018-2021年度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信息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编号 | 负责人 | 所属 单位 | 项目子类 | 立项 日期 | 批准经费(万元) |
1 | 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研究 | 21BDJ010 | 彭焕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21- 09-15 | 20 |
2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共同富裕研究 | 21BKS136 | 蒋艳清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21- 09-15 | 20 |
3 | 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 领导力研究 | 21BDJ068 | 梁满艳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21- 09-15 | 20 |
4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反腐败的重要论述研究:主要思想观点及体系化呈现 | 20STA05 | 邓联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哲学 社会科学 文库 | 2020- 08-31 | 20 |
5 |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 | 20BKS051 | 陈瑜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21- 09-15 | 20 |
6 | 自媒体与智能传播视阈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 中宣部干字〔2020〕117号 | 聂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宣部青年 英才项目 | 2020- 06-05 | 30 |
7 | 完善宣传领域党内法规体系研究 | 19@ZH047 | 邓联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特别委托项目 | 2019- 12-25 | 20 |
8 | 智能化背景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引领力研究 | 19BKS182 | 聂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19- 07-15 | 20 |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 | 19BKS028 | 胡馨月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19- 07-15 | 20 |
10 | 新时代反腐倡廉工作创新研究 | 19BDJ020 | 邓联繁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19- 07-15 | 20 |
11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研究 | 19BDJ010 | 唐建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19- 07-15 | 20 |
12 | 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政治哲学研究 | 18BDJ047 | 石小娇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社科 一般项目 | 2018- 07-15 | 20 |
2018-2021年度重点横向课题信息一览表
项目批准号 | 负责人 | 院系所 | 项目名称 | 申请代码1 | 项目类别 | 直接费用 | 开始日期 | 结题日期 |
2021610 | 曹俊炜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红色资源校企合作开发运用研究 | 横向项目 | 200 | 2021/11/5 | 2023/12/30 |
三、导师团队基本情况
姓 名:黄昕
职称/职务: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中华传统文化、乡村治理
主要头衔与荣誉: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传统文化、乡村治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安监局科研课题、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民族文化专项等研究项目10余项,撰写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
姓 名:何隆德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政治与行政管理理论
主要头衔与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理论宣讲专家,湖南省智库专家。兼任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等。2007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入选湖南省首届干部教育名师名课库专家。主持国家、省社科规划课题研究10多项,出版著作、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参与多项省重大规划和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
姓 名:彭进清
职称/职务:教授/原副校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列宁思想
主要头衔与荣誉: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列宁增强党领导发展本领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列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等若干重要课题。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社会科学》等发表高水平文章数十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列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姓 名:甘德健
职称/职务:教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党建工作、高教管理
主要头衔与荣誉:主要从事党建工作、高教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研究项目10余项,撰写出版专著2部,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姓 名:杨良奇
职称/职务:教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伦理、商业经济的教学与研究
主要头衔与荣誉:获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主持省级重点及一般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研究6项(主要参与者),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及学校学术奖励5项。
姓 名:邓联荣(曾名邓联繁)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方向与领域 :法治、廉政、党建的交叉研究
联系方式(E-mail):389009356@qq.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兼任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湖南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湖南省法学会廉政法学研究中心主任。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第四批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人才培养人选,2016年湖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完善宣传领域党内法规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反腐倡廉工作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学术研究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的重要论述研究》等。
姓 名:彭焕才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联系方式(E-mail):huancaipeng@163.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财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形势与政策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课题《开放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湖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8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姓 名:聂 智
职称/职务:内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 :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研究
联系方式(E-mail): 19884705@qq.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宣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教育部)、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湖南省第三层次“121创新人才”、湖南省高校首届最美思政课教师、学校第二层次“151人才”。2018年获湖南省高校“名师示范课堂”一等奖,2016获湖南省首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比赛第一名、一等奖,2017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一等奖,2018年获全省高校“好声音讲坛——新思想进校园”微宣讲决赛特等奖,2016年获得湖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宣部青年英才自主选题项目1项。在《思想教育研究》、《红旗文稿》、《求是内参》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姓 名:彭昊
职称/职务: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联系方式(E-mail):390625918@qq.com
研究领域:中华家书家训、红色文化、湖湘人物、公民教育
主要头衔与荣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传承湖湘优良家训家风与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研究》等若干重要课题。在《湖南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求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曾国藩与道家思想》、《左宗棠家训译注》、《贾谊集》、《湖湘文库·馀冬录》等。
姓 名:唐小芹
职称/职务:教授/学工处处长
研究方向与领域: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联系方式(E-mail):3308331297@qq.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先后获“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湖南省大学生‘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曾荣获全国党史党建学科点博士论坛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统战重点课题2项、教育工委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山东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全文转摘。出版著作三部《党员素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合著)及《中华文明概论》(合著),是《潇湘百年》等多部电视政论片解说词撰稿人。
姓 名:康琼
职称/职务:教授
研究方向与领域:传统文化与生态教育
联系方式(E-mail):206879532@qq.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湖南省和平文化基地首席专家。入选湖南省121优秀人才工程,湖南工商大学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先后撰写并出版专著三本,其中《中国神话的生态伦理审视》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基金项目八项;出版专著3本;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伦理学研究》、《江汉论坛》、《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求索》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理论周刊》、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全文转载、详摘或论点摘编。
姓 名:周俊敏
职称/职务:教授/期刊社社长
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经济伦理
主要头衔与荣誉:民盟中央特约研究员、民盟湖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沙市政协常委(2008-2013)、长沙市政协委员(2014-2017)。《县域文化功能研究》获省委宣传部论文二等奖,《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现状探析》获中央统战部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 《我国未来多党合作模式研究》获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主持湖南省发改委委托研究项目《大湘西茶文化与传播研究》等。在《消费经济》、《伦理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3部。
姓 名:刘兴云
职称/职务:副教授
研究方向与领域:区块链+党建、政治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联系方式(E-mail):hello0731@126.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横向课题6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意义世界的构造》等学术著作多部;参与撰写的《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荣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姓 名:唐建明
职称/职务: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
研究方向与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
联系方式(E-mail):754494759@163.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湖南省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副会长,湖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湖南省历史学会会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3部。
姓 名:石小娇
职称/职务:讲师
研究方向与领域:党史党建、生态马克思主义
联系方式(E-mail):756013156@qq.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湖南工商大学“青年麓山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政治哲学研究》。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2部。
姓 名:曹挹芬
职称/职务:讲师
研究方向与领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方式(E-mail):11969090@qq.com
主要头衔与荣誉:主持湖南省社科评审委项目1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1项,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共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3项(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4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2部。
四、申请条件
1.我院二年级在读全日制本科生;
2.入学后1至2学期平均绩点不低于2.80;
3.若存下述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参与本计划:
1) 入学后,曾受到违规或违纪处分;
2) 未能按教学计划进度完成前四学期课程;
3) 学院认为不适宜参加的其它情况。
五、选拔方式
1.学院根据申请人第一、二学期原始成绩的绩点确定入围名单,并公布参加面试考核的学生名单。
2.学院组织专家进行专业面试。根据计划选拔人数,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前两学期课程成绩平均分×30%+面试成绩×70%)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经公示后报教务处备案,组成“学术训练营”。
3.录取学生与学术导师依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双向选择,组成“导师引航班”,“导师引航班”总人数不超过2 人。
六、培养规模
选拔人数限制在30人左右。
七、学术研究与学术训练的分学期计划
1.学术方法训练课程
根据“卓越育人”工程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拟开设的学术方法训练课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题》、《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学科前沿知识讨论
拟开设的学科前沿知识讨论课程为:《数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专题研究》、《政党理论与执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
3.学术研究与学术训练的分学期计划
在第四至第八学期开展“学术方法训练”和“学科前沿知识讨论”等专题训练,分学期计划如下:
第四学期:《政党理论与执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
第五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第六学期:《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题》
第七学期:《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专题研究》、《数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
其中:学术方法训练不得少于4 次,每次不少于16 课时;学科前沿知识讨论不得少于4 次,每次不少于16 课时。
八、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学术方法训练”和“学科前沿知识讨论”等专题训练的参与情况、学术导师组织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训练情况等。
2.中期考核:在第五学期末进行。学生需提交研究计划,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匿名评审。考核目标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达到本项目前期训练目的,是否初步掌握1-2 种科研方法并熟练运用于具体研究。
3.结项考核:基于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Student Research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进行。学生应当于第五学期内根据学院的安排进行项目申报立项、开题答辩。在后续学习中以该项目为导向深入挖掘,于第八学期初完成学术成果展示并结项。
九、预期成效
1.“卓越创新计划”学生每学年有 1-5 名学生能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考取本校或国内外一流高校研究生比例显著提高;
2.以点带面,营造人心聚学、潜心向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打造具有“湖工商”特色的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