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近代史占60%,现代史占4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 述 题:3小题,每小题 40分,共120分
二、考试目标、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国史、国情,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求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把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上篇综述
1、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4、基本历史线索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反对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
2、三座大山的重压
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外国在华资本的垄断地位;官僚资本的膨胀与民族资本的困境;人民的悲惨境遇
3、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两个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革命战争的兴起;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革命地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及其挫折;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从局部战争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面性抗战的开始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5、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1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2、 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4、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下篇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
2、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3、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私营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良好的开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早期探索的积极开展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的起步;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极不平凡的五年;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中华书局,2004年版;
3、《中国现代史》(第4版),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